赠韦侍御黄裳二首·其一

赠韦侍御黄裳二首·其一朗读
太华生长松,亭亭凌霜雪。 天与百尺高,岂为微飙折。 桃李卖阳艳,路人行且迷。 春光扫地尽,碧叶成黄泥。 愿君学长松,慎勿作桃李。 受屈不改心,然后知君子。
原诗中的太华:华山。微飙:微风。卖阳艳:在春天艳丽的阳光下卖弄颜色。原诗的意思是:华山上生长高大的松树,巍然挺立,傲视霜雪。天生地长,哟百尺那么高,微风哪能吹倒它呢?桃红李白,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妍斗艳,过路的人都被它们的色彩迷住了。花儿随明媚的春光逝去之后,绿叶也将在秋天掉下来,腐烂在地上。希望你向长松学习,不要做桃花李花。遭受困难和挫折也不要改变决心,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。原诗的最后四句鼓励人们抗拒恶势力,敢于自我作肯定,受到挫折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心,绝不要做受环境摆布的软弱桃李。

赠韦侍御黄裳二首·其一创作背景

友人蒙冤受屈,李白赠诗明志。诗以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为旨,抒写了自己刚正不阿,豪迈挺拔的磊磊心胸,表明了自己傲视权贵,洞察时弊的练达人生态度,鼓励友人在逆境中坚守气节,豁达乐观地笑对凶险人生。字里行间,透露出对友人人品的敬重,对其遭遇的同情,对追名逐利的世风流俗的深恶痛绝。 诗人以长松比君子,以桃李喻小人。百尺长松,虽然在峰顶遭到霜雪侵凌,伤痕遍体,环境恶劣,仍然傲然挺立,狂风也无法将它吹断。“飙”者,巨风也,冠以“微”字,表现出诗人对恶势力的蔑视,也是对其色厉内荏的本质写照。桃李花繁叶茂,妖艳诱人,路人也迷恋于它,频频回首,不忍遽去。但春光易尽,妖颜难驻,一阵风过,就落得个零落成泥的悲惨下场。一个“卖”字,表现诗人的极度厌恶,卖弄风骚的达官权贵,别看现时好不得意,但名利如过眼云烟,不过是黄梁一梦罢了,他们的结局是不会美妙的。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,何等犀利的洞察力!在作此类比的基础上,诗人挺身而出,向朋友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:希望你以长松为师,千万不要师法桃李。正反结合,取舍褒贬,观点十分显豁。诗以“受屈不改心,然后知君子”作结,是劝诫,也是自勉,凛然正气,扑面而来,语尽意存,回味无穷。 小人好做,君子难当。李白以为,凡君子,必逃不出“受屈”一途。受不得屈的,恐怕其君子形象是树不起来的。孔子奔走列国,厄于陈蔡;司马迁含冤受屈,惨遭宫刑;伍子胥逢殃,比干菹醢,屈平沉江,老聃出关。由此看来,“受屈”当是判别真假君子的试金石,犹如岁寒乃为测知长松生命力旺盛的条件一般。 受屈而变者,不为君子。只有受屈而“不改心”,不随波逐流,不随风曲伸,宁为玉碎,笑傲狂飙者,才是经受住了考验,为人所重的坦荡君子。疾风知劲草,关键在那草要“劲”,板荡识诚臣,首要条件是那为臣者必须是“诚”的,只有在受屈的情况下,坚守心志,发愤图强,其美好的人品才学才能得到世人的公认和尊崇。李白自己正是沿着这条路踏上“诗仙”的宝座,为世人所共仰的。 巧妙、妥贴地运用类比,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。正反对比,含蓄隽永,意味深长。“愿君”两句,则直抒胸臆,憎爱分明,使诗作呈现出平与奇、直与曲、丰腴与质朴、含蓄与显豁浑然一体的流光溢彩,令人获益非浅。

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拔、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,歌颂了在黑暗、腐朽、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,不肯同流合污、傲岸不屈的君子。而以只能在春光中“卖阳艳”的桃李作比,讽刺和嘲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、随波逐流的历史小丑,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,但终究逃脱不了“碧叶成黄泥”的可悲下场,绝没有好结局。诗分三层来写,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。“太华生长松,亭亭凌霜雪。天与百尺高,岂为微飙折。”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,喻君子之高风亮节。太华,指西岳华山。微飙,微风。这四句表面是说:西岳华山之上,生长着高大的青松。它巍然挺立,不畏风雪严寒。大自然赋予它百尺高的躯干,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?实际意义则是,真正的正直之士,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,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。他们耿介正直,与生俱来,永不更改,绝不动摇。诗人用“长”、“亭亭”、“百尺高”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,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。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、正直的德行、耿介的性格、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。而“岂为微飙折”一句,以反诘作颂语,顿挫有力,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满蔑视的鲜明态度。接下来四句,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。“桃李卖阳艳,路人行且迷。春光扫地尽,碧叶成黄泥。”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、天气晴暖、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鲜艳的姿容和美色,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。然而,本质使然,当春光逝去之后,花儿褪色、凋零,乃至秋风起,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,全都化作尘泥了。这里,以桃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、卖身投靠、钻营投机、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,他们虽然暂时占据春光,得意非凡,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,以为他们会永远春风得意。但是一旦“春光扫地尽”,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、倒台,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,那么,这些人也就会“树倒猢狲散”,随之彻底完蛋。最后只落得个“碧叶成黄泥”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。桃李和青松,诗人是以对照的方式来描绘的。以松树的挺直,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、卑琐、弯曲;以松树的凌霜傲雪,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;以桃李的卖弄阳艳,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;以“花、叶成泥”,来映衬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、千载仍挺立、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个性。这种对比的写法,通过相互映照、反衬,使形象更加鲜明、突出。从而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,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,给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。是非曲直异常分明,使人一望而知,马上便会做出正确的判断。最后,诗人奉劝黄裳:“愿君学长松,慎勿作桃李。受屈不改心,然后知君子。”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,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,靠着趋附时势而娇艳一时。作为监察御使,更应坚持真理,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,也决不改变志向。这样,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、有所作为的人。“受屈不改心”,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,坚持进步政治理想的决心,也是向打击、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勇敢挑战,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。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,立场鲜明坚定,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,使人读之,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。但是,因为较为直白,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、浑厚、博大,认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。艺术上,首四句写青松,次四句写桃李,末四句为劝戒之语,形式整饬,结构完整,形象对比鲜明。吕居正《童蒙训》云:“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,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……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……”可见艺术欣赏不应专看其优点,也应知其不足。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,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、笔力劲健、情感充沛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,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,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。
 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皇天祚宋启真儒,手钥秦关镇蜀都。

方策有之伊吕偶,规模如此汉诏无。

()

谢玄晖殁吟声寝,郡阁寥寥笔砚闲。无复新诗题壁上,
虚教远岫列窗间。忽惊歌雪今朝至,必恐文星昨夜还。
再喜宣城章句动,飞觞遥贺敬亭山。

()
释怀深

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。若能如是解,诸佛常现前。

()

汗血曾劳百战场,空遗踣铁在文房。砚台夜迹元霜滑,笔阵朝冲紫雾香。

削玉谩劳龙作剂,藏金聊藉豹为囊。可怜一蹶无人识,却欲追踪后二王。

()

一上层楼寓目宽,南中十月只轻寒。千山雨过林仍绿,万木霜催叶未丹。

骑射此时资讲武,蒐罗他日备登坛。汉家颇牧频推毂,须信封侯事不难。

()

一二三四五,升堂击法鼓。蔟蔟齐上来,一一面相睹。

秋色满虚庭,秋风动寰宇。更问祖师禅,雪峰到投子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