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牛滩鉴赏

原文

江水又东,经黄牛山下,有滩名曰黄牛滩。

南岸重岭叠起,最外高崖间有石,色如人负刀牵牛,人黑牛黄,成就分明。

既人迹所绝,莫得究焉。此岩既高,加以江湍纡回,虽途径信宿,犹望见此物。

故行者谣曰:“朝发黄牛,暮宿黄牛。三朝三暮,黄牛如故。”

  

江水又东,经狼尾滩,而历人滩。

袁山松曰:“二滩相去二里。人滩水至俊俏,南岸有青石,夏没冬出,其石嵌崟,数十步中,悉作人面形,或大或小,其分明者,须发皆具,因名曰‘人滩’也。”

赏析

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①,有滩名曰黄牛滩。南岸重岭叠起,最外高崖间,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,人黑牛黄,成就②分明;既人迹所绝,莫得究焉。此岩既高,加以江湍纡回,虽途经信宿③,犹望见此物。故行者谣曰:“朝发黄牛,暮宿黄牛;三朝三暮,黄牛如故。”言水路纡深,回望如一矣。

(《水经注》)

注释①黄牛山——与黄牛滩互相毗连,在今湖北省宜昌县西,长江在山间迂回而下。②就——造就。这里是“自然”的意思。③信宿——连宿两夜。

赏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的山水文学高度发展时期,一方面由于政治腐败,引起一般人对于现实的不满;另一方面对“理过其辞,淡乎寡味”的玄言文学感到厌恶,而文人名士与佛徒交游之风极盛,游踪所至,心有所感,发于诗文,便构成山水文学勃兴的局面。

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虽是一部地理书,但以文学笔法出之,对当时山水文学影响颇大,其最大成就是打破了骈体的束缚,而以自由的、清绝优美的散体进行创作,勾画出祖国雄奇秀媚的山川形象。

《黄牛滩》从不同的视角描画出雄奇壮丽的长江三峡间的一个景点。作者在介绍了黄牛滩的地理位置之后,首先从仰视的角度把命滩为“黄牛”的一爿极有特色的岩崖摄入镜头:此岩处于南岸重岭的“最外高崖间”,其状如“人负刀牵牛”,其色“人黑牛黄”,形貌色彩分明。接着从俯视的角度,描写这爿高岩下迂回湍急的江流。从“江湍纡回”4字,我们可以想见万仞之下,重峦叠嶂间曲折蛇行的银线般的江水,这无疑是一幅从高空摄取的鸟瞰图。最后作者又从回首眺望的角度加深对江水“纡回”程度的描写,他不仅用时间的距离(虽途经信宿)来突现江流的回环九转,而且用民谣形象地渲染出“水路纡深”以致“回望如一”的景象。
返回